非法放貸指違反國家規定,未經監管部門批準,或者超越經營范圍,以營利為目的,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 常見的非法高利放貸及非法金融放貸活動情形如下:一是通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籌集資金后再開展高利轉貸業務的; 二是故意設置違約陷阱、制造還款障礙等方式造成貸款人違約,或通過肆意認定違約強行要求貸款人償還虛假債務的; 三是利用合法金融渠道為“套路貸”、“校園貸”等非法金融放貸活動提供服務便利的。 提醒廣大投資者提高金融風險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審慎選擇提供貸款服務的機構辦理業務。在購買有關金融產品和服務時要認真閱讀合同條款,注意留存相關證據。如遇到符合“套路貸”、“校園貸”、“農村高利貸”等形式的非法金融放貸活動,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要積極尋求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如發現非法金融放貸活動,應當及時向所在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舉報,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請持相關證據線索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一)主要表現形式 1.具有無場景依托、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等特征的“現金貸”活動。 2.采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不合規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或面向在校學生非法發放貸款的“校園貸”活動。 3.以民間借貸為幌子,通過“虛增債務”“偽造證據”“惡意制造違約”“收取高額費用”等方式非法侵占財物的“套路貸”詐騙活動。 4.利用非法集資資金發放民間貸款的。 5.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的。 6.利用黑惡勢力開展或協助開展放貸業務的。 7.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轉貸的。 8.其他非法放貸行為。 (二)投資者防范要點 1.您需要了解國家金融法律法規和信貸規則。 2.您需要選擇正規金融服務渠道,借用資金。
|